在開放的、確保隱私的、用戶共建的以及體驗升維的Web 3.0時代,人們在互聯網上的每一步動作、每一條痕跡,都應該被記
錄、被量化,并將其加入到數據價值鏈當中。這個愿景的實現,需要區塊鏈、人工智能和加密算法等諸多數字技術打底。
??構筑在第三代互聯網(Web 3.0)基礎上的元宇宙又迎來一個新地標。7月6日,北京工人體育場改造復建項目(新工體)宣布
將搭建元宇宙平臺——GTVerse。在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區塊鏈專委會輪值主席于佳寧看來,元宇宙是Web 3.0的迭代升級,是在互
聯網以及移動互聯網之上,更高層次的數字化新空間。
??目前,圍繞Web 3.0的技術進步已開始為元宇宙的布局奠基,從各路風投狂奔入場、科技公司戰略不斷加碼來看,Web 3.0這
個“新世界”的大門或已開啟。
??去中心化讓Web 3.0廣受青睞
??百度區塊鏈總經理肖偉介紹,Web 3.0一詞由以太坊聯合創始人加文·伍德于2014年創造。隨著區塊鏈、非同質化代幣、元宇宙
等技術與概念的紛紛落地,一直處于不溫不火狀態的Web 3.0成為了科技公司、投資機構的“掌中寶”。
??要厘清Web 3.0為何廣受青睞,就需要了解Web 1.0指向的PC互聯網時代和我們正在經歷的Web 2.0移動互聯網時代,究竟給
社會帶來了怎樣的改變。
??相對靜態的Web 1.0時代,互聯網平臺提供什么,用戶就看什么;而Web 2.0時代,“人人都是創作者”,互聯網內容呈井噴
式發展,用戶為互聯網平臺貢獻了流量和數據,但大多數人基本無緣平臺的價值分配。
??而Web 3.0的愿景,則是在區塊鏈等去中心化技術的加持下,讓數字內容的所有權和對應的價值分配權,回歸到數字內容創作
者手中,將數據與資產歸還給普通用戶。
??工程師舉例說:“以往學生上課,必須要到一個教室中去,
這就是中心化;而分布式的場景,就是現在學生可以在家里、咖啡館等不同的場景下,完成一堂網課?!?/p>
??中微匯鏈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董祥國指出,正是因為新的產業競爭格局導致了新概念的出現:之前的競爭形態是中心
化競爭,隨著互聯網技術,特別是高科技產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產業競爭從中心化競爭走向了分布式競爭,Web 3.0的概念才火了
起來。
??Web 3.0核心技術框架已逐漸清晰
??進入2022年,Web 3.0一詞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在這場“知識點”密集的大討論中,Web 3.0的核心技術框架已逐漸清晰,
并演變為若干創新賽道。
??肖偉介紹,根據目前的主流觀點,Web 3.0的技術架構可分為基礎層技術、平臺層技術、應用層技術?;A層技術由區塊鏈這
一融合技術構成,包括分布式賬本、共識算法、密碼學技術、智能合約、分布式存儲、跨鏈等;平臺層技術包含人工智能、大數據
、擴展現實(XR)、云計算、渲染與3D建模等技術;應用層技術類別更多、范圍更廣,同時也存在更多的可能性,各項技術的融
合發展具有巨大的潛在空間。
??在肖偉看來,同時兼容Web 1.0和Web 2.0的區塊鏈技術,賦予了Web 3.0去中心化、開放性、獨立性、安全性等特點。
??我國在頂層設計上對區塊鏈這一具有巨大潛力的戰略技術已有明確布局。與此同時,一眾科技企業也在不斷加大投入,幾大互
聯網公司都已構建了自己的聯盟鏈,并從內容版權、股權、保險、債券、供應鏈金融、稅務、司法、商品防偽溯源、物流運輸和生
態保護等方面提供了“上鏈”服務。
??中粵金橋(北京)投資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羅浩元說:“盡管很多行業內人士將Web 3.0稱為‘寒武紀創新爆炸’,但從我們
的調研來看,我國的相關開發工具、技術標準、商業模式、分布式身份管理等技術與基礎設施目前仍不完善。在這個初級階段,若
要重新構建互聯網新格局,產學研各界還需在技術創新上下功夫?!?/p>
??“Web 3.0之所以被視為下一代互聯網,主要是因為現有的Web 2.0存在中心化、隱私安全等問題。用戶創造的價值被平臺掌
握,分配機制不夠公開、透明和公平?!毙フf,“Web 3.0目前仍在發展初期,它將與Web 2.0長期并存?!?/p>
??中國證監會科技監管局局長姚前在署名文章中指出,互聯網正處在Web 2.0向Web 3.0演進的重要節點,加強Web 3.0的前瞻
研究和戰略預判,對我國未來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謹防新技術淪為商業炒作的籌碼
??盡管Web 3.0的終局還不清晰,但趕不上新技術列車的焦慮已開始彌散,各類公司、機構爭相“上車占位”。
??為探索新的應用場景,解決下一代互聯網的用戶需求,我國各大互聯網公司已在區塊鏈、人工智能、虛擬數字人、元宇宙等領
域開始廣泛布局,數字藏品、聯盟鏈等成為首先開啟的Web 3.0產業賽道。
??目前,Web 3.0在我國的發展更多被放在數字經濟發展的框架中,有關Web 3.0的討論常常出現“價值互聯網”“數字經濟”
等關鍵詞,在相關政府部門的推動下,以“一網統管”“一網通辦”為代表Web 3.0技術應用已悄然來臨。
??肖偉說:“我們相信,下一代互聯網將為數字經濟提供數據融通、資源流動、價值共享的技術底座,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我們相信,Web 3.0將在用戶更需要掌握數據主權或者更容易擁有數據主權的領域,
提前開始大規模應用?!?/p>
??如今,在Web 3.0掀起的投資熱潮推動下,概念炒作也層出不窮。不讓Web 3.0技術淪為商業炒作的籌碼,成為產業界高度關
注的問題。
??對此,肖偉表示,顛覆性的技術創新往往存在多種不確定性,在其產生明確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之前,需要多方培育、共同
發展。Web 3.0作為下一代互聯網技術,需要更長的發展時間以及更成熟的發展土壤。目前,我國政府對于區塊鏈持相對開放的態
度,對數字藏品等持謹慎態度,對代幣、匿名機制等則明令禁止,在鼓勵創新的同時嚴格把控風險。相信Web 3.0在堅持技術創新
和需求創新的同時,能夠做好生態培育,為千行百業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