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時代全面開啟之際,算力作為重要“底座”支撐,賦能作用日漸凸顯。隨著
頂層設計的不斷完善和實施環節的落實落細,算力將發揮出數字經濟時代新生產力的關鍵
作用,為數字中國建設添磚加瓦
??算力,在我國正迎來高速發展的階段。來自工信部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末,
我國算力總規模已超過140EFLOPS(每秒浮點運算次數),近5年年均增速超過30%,算
力規模排名全球第二。
??應該看到,隨著數字經濟時代的全面開啟,算力作為重要“底座”支撐,賦能作用日
漸凸顯,正以一種新的生產力形式,為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注入新動能。在這一過程中
,為發揮出算力的更大價值,其應用強度、適用門檻和資源布局,都是值得發力的關鍵角
度。
??提升算力應用強度,發掘數據潛力。無論是天氣預報、紅外測溫,還是地理信息遙感
、工業數字孿生,算力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多,處理海量數據的空間也日益增大
,不斷提升算力的應用強度,能夠進一步挖掘數據潛力,為優化生產、便利生活提供更多
支撐。
??降低算力適用門檻,推動資源共享。隨著算力深度融入各行各業,通過探索與數字經
濟融合發展,實體經濟獲得了巨大助力,企業的發展特別是創新發展與算力的聯系愈發緊
密。不過,一些小微或初創企業在算力建設和投入等方面仍面臨較大壓力。降低算力的適
用門檻,將算力資源與更多市場主體共享,能夠為其發展注入更強動力。
??優化算力資源布局,改善供需生態。盡管我國算力發展勢頭向好,但在資源布局層面
仍存在發展不均衡、協同性不強等問題。今年2月,“東數西算”工程全面啟動,隨著東部
算力需求有序引導到西部,以及“十四五”規劃提出的“強化算力統籌智能調度”任務不
斷推進,我們有望看到一個逐步完善的數網協同、數云協同、云邊協同、綠色智能的多層
次算力設施體系,進而緩解乃至破解算力供需失衡問題。
??當前,我國高質量算力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推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
等技術和應用加速落地普及。隨著頂層設計的不斷完善和實施環節的落實落細,算力將發
揮出數字經濟時代新生產力的關鍵作用,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為數字中國建設添
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