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網北京11月14日電(記者 周靖杰)剛剛過去的2023年中秋國慶長假,迎來了今年自駕人流量最密集的時刻。在被譽為“中國人的景觀大道”的318國道川藏線上,采
用全液冷超充技術的基礎充電設施,給駕駛新能源汽車出行的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一杯咖啡,滿電出發”的極致充電速度,讓沿途的新能源車主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感”。
??318國道川藏線景色優美 成自駕出游熱門地
??近年來,自駕游因行程靈活、自主性強等特點,日益受到人們青睞。在自駕圈流傳著“此生必駕318,一路向西去拉薩”這樣一句話,可見318國道在眾多進藏自駕游
愛好者心中所處的位置。
??318國道的起點是上海市黃浦區人民廣場,終點是西藏日喀則市聶拉木縣中尼友誼橋,全程5476公里,其中最有名的是四川成都到西藏拉薩這一段的川藏線,途經昆明
,橫跨中國西部,攬括了平原、丘陵、盆地、湖泊、山脈、冰川、原始森林、高原等眾多景觀類型,因驚、險、絕、美、雄、壯等特點而著名。
??剛過去的金秋十月,川藏線上沿途的風景美不勝收,有純凈的高山海子、峭壁磷峋的扎金甲博、神秘莫測的千年寺廟和令人神往的奇幻森林,坐在車上能看到天與湖的
碧藍、山與雪的潔白,金色的草原和紅色的寺院,在欣賞美景的同時也能探索到我們不曾觸及的美景與文化。一路上人文景觀非常密集,因此G318中的川藏線堪稱世界級公
路IP,成為了無數人一生的向往。
??充電基礎設施布局不完善 成為自駕出行“攔路虎”
??隨著中國新能源行業的快速發展,電動汽車的性能、續航和成本都有了顯著的提升,駕駛新能源汽車出行已經成為眾多車主的新選擇,既能減少對石油資源的依賴,同
時能夠降低碳排放,幫助保護環境。
??提到新能源車,充電基礎設施是一個不能回避的問題,為電動汽車提供充換電服務,是重要的交通能源融合類基礎設施。隨著多年發展,我國新能源汽車進入規?;?/p>
快速發展新階段,并已建成世界上數量最多、服務范圍最大、品種類型最全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
??但是身處高速公路特殊路段等區域,充電基礎設施仍存在布局不夠完善、結構不夠合理、服務不夠均衡、運營不夠規范等問題,這也成為了困擾新能源汽車車主出行的
最大問題,而318國道中的川藏線路段正好面臨著類似的問題。
??數據顯示,2023年1月—5月,與雅康高速基本平行的318國道川藏線,日均當量交通量達到6700輛,盡管新能源車僅占當量交通量的3%,但僅靠沿線中的十幾個充電
樁,要想滿足單日超200輛車的充電需求,仍顯得捉襟見肘。
??除了車多、樁少,已有充電樁分布不均、充電慢,也成為新能源車主國道318線不敢上、上了也沒有“安全感”的“攔路虎”。據統計,在雅康高速、318國道和227國
道沿線,熱門自駕區域超過85%的充電站分布在康定、雅江等5個縣城,以及新都橋、香格里拉等2個較大集鎮。城鎮外僅有木雅圣地、木雅藏寨、措普溝等5個點位設有充
電站。理塘至稻城區間,兩個相鄰充電站的間距,甚至達到155公里。一旦錯過充電站,電量耗盡可能只是時間問題。
??為加強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釋放新能源汽車消費潛力,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國務院辦公廳前不久印發《關于進一步構建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的指
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加力布局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
??四川省積極響應意見,自2023年9月起全面啟動川藏南線暨理塘至亞丁公路服務設施建設工程。按照規劃,全省將建成6個主題服務區、9個重點服務區、及N個補充服
務點,支撐318國道打造世界最美景觀大道。
??川藏線建設充電基礎設施困難重重
??考慮到沿途路況復雜、氣候惡劣多變、高原反應等特點,想要在318川藏線上部署建設超充站也絕非易事,每一個困難都對勘站與建站團隊提出挑戰。而華為數字能源
在今年4月推出的全液冷超充技術恰好能夠有效解決這些問題。
??首先是充電速度更快。全液冷超充主機最大輸出功率720kW,通過“功率池化和智能功率調度”,支持超充/快充靈活配置,液冷超充終端最大功率600kW,在高海拔
區域依然能為新能源車主們帶來充電如加油般的體驗,最快能夠接近“一秒一公里”。
??其次是設備可靠性高、使用壽命長。全液冷技術確保設備的高可靠性,在高原區域實現耐高溫、耐高濕,防灰塵、防腐蝕等,適應沿線的多種復雜工況,現場噪音低于
55db,使用壽命能夠達到15年以上。
??最重要的一點是全液冷超充產品能夠匹配所有車型,一次充電成功率高達99%,200-1000V充電范圍兼容已有各種車型和規劃車型,并支持未來相關創新技術的演進。
在318川藏線上率先做到“來車即充,即充即走”,打造高質量電動出行能源基礎設施。
??在318國道四川段和理塘至亞丁公路沿線建設綠色全液冷超充補能站的難度,遠高于在平原上修建,需要翻越十余座海拔超過4000米的大山,建設難度堪稱全國之最
。在各單位協同配合下,華為與客戶、伙伴聯合進行多次現場勘察與專題討論,短期內就完成了天全、理塘、桑堆等全液冷超充站的建設和設備安裝、上電、運營等工作,
開啟318國道四川段和理塘至亞丁公路綠色出行的新篇章。
??為了避免出現常見的電壓不穩、冷凍故障等常見問題,華為全液冷超充的研發團隊前期模擬不同地區環境進行了大量的仿真測試。在硬件上,華為全液冷技術運用先進
的液冷散熱技術設計,利用半實物仿真指導設計,自建30萬+故障庫模式、開發過程歷經200+可靠性驗證測試,確保設備可應對高溫、高濕、高塵、防腐蝕等多種復雜環境。
在軟件上,華為全液冷超充運用故障隔離算法,對單部件故障失效進行隔離,確保整套系統仍然可用。
??同時,通過功率池化與智能功率調度管理,提升電力利用率,通過超快充一體等技術,提升充電翻臺率。相同條件下,電力利用率提升30%+,設備生命周期提升3-4倍
,有效提高充電度電成本“C-LCOE”。每一臺充電設備在生命周期里,充電越多,投資收益越高,度電成本越低。
??以蜀道集團雅康高速天全服務區蜀道新能源超充站為例,該站A、B區分別由1臺充電主機、2個超充終端和3個快充終端組成,能夠同時為8輛車進行充電,并能夠根據需
求,持續升級演進。上線運營以來,日均服務次數約100車次,日均充電量約2200度,超快充總體運營情況良好,基本達到投資預期,即便是假期遇上客流高峰,也能夠從
容應對。后期,蜀道新能源公司將根據實際需求對超快充進行擴容,提升主機總功率,進一步提升充電速度。
??高壓快充是建設綠色美好出行的關鍵要素,截至目前,華為已助力客戶、伙伴在天全、折多山、卡子拉山、理塘、桑堆等318超充綠廊沿線已經成功部署全液冷超充站。
未來華為將持續創新,打造開放、合作的產業生態,攜手充電伙伴、車企伙伴,共同打造“城市一張網”、“高速一張網”,“園區一張網”等多場景,真正讓新能源車用
新能源電,實現有路的地方就有充電,推動汽車產業電動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