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么要工作?
其實人要工作的理由非常多,有人為了糊口,有人為了實現理想,有人為了獲得成就。如果我們不受時間的限制,不受人數的限制,你會得到無數個答案,
結果發現人要工作的理由是非常豐富多樣的,這也表明,激勵是一個很復雜而且困難的工作。
如果我們把人們需要工作的理由歸類整理,大致分為五大類。
第一,消耗能量
人需要消耗能量,這是人的生理需求,工作正是消耗能量最好的方式。在這一點上,很多人也忽略了,沒有關心工作量的設計。
有些地方工作量不足,人們的能量無法消耗,也因為能量無法消耗又必須消耗,結果導致內耗和不團結;有些地方工作量太大,超出了人們可以承受的限度,
人們雖然很喜歡這份工作,但是高額的工作量讓他們無法持續付出,結果導致人才流失。
第二,賺錢
人工作是為了賺錢,這是一個非常明確的工作原因,也是最直接的一個原因。很多人忽略了對于這個根本性問題的認識,總是覺得并不是所有人都是為了錢去
工作的。
現實當中的確也存在這樣的現象,一些人并不是為了錢工作,但是從普遍的意義上看,賺錢的確是大多數人工作的原因,所以會有人僅僅是因為很少部分錢的
調整,就出現職業的變化和波動。
第三,社會交往
工作可以幫助人們生活在社會中,不再孤獨,可以通過職業,與他人進行交流。人喜好群居,天性中就需要交流和溝通,如果僅僅是血緣的關系,我們可以交
往的范圍有限,但是對于普羅大眾而言,似乎彼此之間又太疏遠,所以職業所形成的人際交往應該是人際關系中最為普遍和有效的交往關系。人們通過職業,
接觸社會,擁有信息。
小企業在人力成本中的支付要高一些,就是因為小企業的人際關系窄,而大企業因為有著廣泛的社會交往平臺,從而對于人力資源更具吸引力。
第四,成就感
只有工作才會真正獲得成就感,幫助一個人,實現一個目標,完成一個作品等,這些都可以給人以成就感。工作和成就感之間是互為主體的,因為工作會獲得
成就,因為成就會讓工作具有價值。成就感無法在自己的行為中獲得,一定是在工作成果中體現。
第五,社會地位
人的社會地位是在工作中獲得的,只有被社會認可的人,才會獲得社會地位。在建國初期,為了能夠投身到建設社會主義當中,不管什么行業,不管什么領域,
只要是為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的,青年人都會去選擇。當社會肯定最基礎的行業,提升了這些行業中職業的社會地位之后,很多年輕人都爭相去當環衛工人、
普通工人,中國傳統中“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以及“學而優則仕”的習俗徹底被打碎。
這五大類的理由就是人要工作的理由,雖然激勵的理論很多,也有很多方法,但是所有的激勵都是解決這五大類問題的,只有深刻了解人們工作的原因,激勵才
會有效。